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儿科 > 儿科
分享到:

宝宝便便有学问
发布时间:2021-12-02 08:27:50

微信图片_20211202081906.jpg

宝宝便便的学问

微信图片_20211202081910.jpg


初生宝宝四件事:吃、喝、拉、睡,每一个都牵动着新手妈妈的心,尤其是宝宝的便便在生后最初几天千变万化,什么样的便便才是正常的呢?本文教你从宝宝的便便判断健康状况。

 微信图片_20211202081920.jpg

正常的便便

新生儿最初2-3天内排出的大便,呈深绿色,较黏稠,称为胎便,胎便是由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咽下的羊水、及部分消化液组成。

 

正常新生儿多数于生后12小时内排出第一次胎便,胎便总量约100-200克,如果24小时不排胎便者需注意有无消化道发育畸形。

如果喂养充分,一般2-4天后由胎便转为正常新生儿粪便,母乳喂养儿粪便为金黄色,糊状,呈酸性,每日排便1-4次。牛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呈硬膏状,呈中性或碱性,每日排便1-2次,易便秘。

 微信图片_20211202081924.jpg

异常的便便

1.稀水便

稀水样便通常是肠道吸收水分功能下降所致,如肠道炎症所致的渗出性、渗透性腹泻。肠道菌群失调,肠蠕动加快等所致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喂养不当,如奶粉过凉、比例不当、过早添加不易消化的食物等所致的食饵性腹泻。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其中最常见的也最需要警惕的是肠道炎症。

2.墨绿色便

正常粪便所以呈现金黄色是由于胆汁分泌后进入肠道经过分解成胆绿素、粪胆原,在这过程中,颜色也会逐渐变化,最终排出的大便会呈现黄色。如果肠道蠕动加快,胆汁在肠道代谢不完全就随着粪便排出这时粪便就呈现出胆汁最初的颜色,即墨绿色粪便。受凉、腹泻等原因是最常见的导致肠道蠕动加快的原因。

3.陶土色便

和墨绿色便类似,如果分泌的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大便就会失去颜色呈现灰白色陶土样便,这种情况常见于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等,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是常见的原因。发现宝宝有这种便便一定要及时就诊。

4.血便

血便一般分为血样便和黑便,血样便常见于坏死性肠炎、痢疾、肠套叠等,如果血便分离需检查肛门周围是否出血。黑便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胃、食管、十二指肠、口腔、鼻腔出血等,也有婴儿吞咽母亲破损的乳头导致假性血便的情况。如果宝宝有了血便往往提示病情比较紧急,应及时就医。

5.黏液样便

粪便中有较多的黏液特别是呈现果冻样,一般提示有较多的白细胞聚集,这是肠炎的表现,需及时化验粪便指导治疗。

6.颗粒样便

粪便中出现颗粒状一般是未消化的脂肪和蛋白质所致,多因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等所致。

7.豆腐渣样便

果粪便呈现豆腐渣样,需排除真菌感染等。

8.泡沫样便

泡沫样便多是由肠道气体较多,随着粪便一起排出所致,常见于肠道感染细菌产气、未消化的食物代谢产气、频繁哭闹大量吞入空气、寒冷等因素刺激肠道集聚的空气等原因所致。

微信图片_20211202082104.jpg

粪便化验

如果宝宝便便出现了问题,需要化验粪便,不合适的留取方式容易导致化验结果不准确,比如有些家长直接拿着尿不湿,这种方式不可取因为尿不湿吸水性较强,粪便中一些成分被充分吸收导致化验不准确,还有的家长把几个小时前的粪便拿到医院,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粪便排出体外在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中各种细菌的分解下,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导致化验不准确,最好的方法是现排现检,如果无法做到,应注意不破坏粪便成分、密封保存,短时间内送检。

微信图片_20211202082112.jpg

关注我院儿科,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